佛教僧衣分級大揭密
五衣、七衣、九衣,合稱 「僧衣」 或 「法衣」,在律典中又叫 「三衣五衣」。
它們都是由「僧伽梨」延伸變化出來,差別主要在於 布片數量與用途。
🧵 差別與意義
1️⃣ 五衣(五條衣)
 • 又稱 「五條衣」(由五條布片縫成)。
 • 用途:日常修持、誦經、拜佛時穿著。
 • 特色:簡便、清爽,代表僧人平日生活最常穿。

2️⃣ 七衣(七條衣)
 • 又稱 「七條衣」(由七條布片縫成)。
 • 用途:較正式場合,如誦大經、參與法會時穿著。
 • 特色:比五衣莊嚴,適合半正式的法務。

3️⃣ 九衣(九條衣)
 • 又稱 「九條衣」,實際上可多至 九條以上至二十五條衣(因為僧伽梨可縫製更多條片)。
 • 用途:隆重場合、上堂說法、受戒典禮、大型法會時穿著。
 • 特色:最莊嚴、厚重,象徵威儀與正式性。

🔑 總結差異
 • 五衣 → 日常修行衣
 • 七衣 → 半正式法會衣
 • 九衣(乃至大衣) → 正式大典衣
        瀏覽紀錄